产品展示PRODUCTS
多功能模拟驱油系统
一、仪器功能 1、提高采收率研究,在模拟高温高压地层条件下进行水驱油、化学驱  | 
油、泡沫驱油、混相驱油、混相压力,气驱油等驱替试验。  | 
2、采油工艺研究,如酸化、堵水、调剖等试验。  | 
3、地层敏感性,地层伤害评价等试验。  | 
二、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 | 
1.工作压力  | 
环  | 
压:60MPa  | 
驱替压力:50MPa  | 
压力测试精度:0.1%F·S  | 
2.流量范围  | 
0.001~24mL/min(双缸泵)  | 
3.适用岩心  | 
填砂模型:Φ25×500m,Φ25×1000mm(3 个测压点)  | 
4.电源:交流 380V, 50HZ  | 
5.工作温度:180℃,控温精度:±1℃  | 
6.总功率:6Kw  | 
三、仪器的基本组成结构  | 
该仪器主要由注入系统、模型系统、计量系统、自动控制系统、数据采  | 
集与处理系统组成。详见工作流程:  | 
注入系统  | 
模拟系统  | 
计量系统  | 
数据采集处理  | 
气液比注入控制系统  | 
注入系统:由注入泵、中间容器、气液比例注入控制系统、泡沫发生系  | 
统、管阀件组成,可将各种流体按一定流量注入到模型内。  | 
模拟系统:由填砂模型管、恒温箱、回压系统等组成。  | 
计量系统:包括压力测量、温度测量、流量计量、油气水体积计量等。  | 
自动控制:计算机自动控制注入泵的流量,恒温箱加热恒温,超压保护,  | 
超温断电等。  | 
数据采集处理:由各种数据采集卡、计算机、打印机、采集处理软件组  | 
成,可适时采集压力、温度、流量油气水体积等参数,并对数据进行运算处  | 
理。  | 
四、组成仪器各部件的技术规范  | 
1.注入泵  | 
选用美国进口双缸恒速恒流泵,用于提供连续无脉冲流体。工作压力  | 
10000psi,稳定提供流量 0.001-24ml/min(双缸泵),该泵压力密封可靠,精  | 
度高,具有长期运行寿命,系统具有超压限载,报警功能。标准控制有 RS-232  | 
串行口、运行/停止输入,远程模拟控制,实时压力监控和恒流控制。  | 
2.中间容器  | 
用于存储岩心流体,容器采用浮动活塞,  | 
有效将岩心流体和驱替流体隔离,活塞阻力小。  | 
主体采用 HC、316L 材料制作,耐压 50MPa,温  | 
度 180℃, 抗腐蚀,耐高温,容器安装在的  | 
支架上,整体放置在恒温箱内,便于两端拆装、  | 
清洗更换密封圈及操作调整。主要指标如下:  | 
气容器的容积为 5000ml,  | 
水油及化学剂容器的容积为 1000ml  | 
3.气液比例注入控制系统  | 
由泡沫发生器、气体增压泵、双缸恒速泵、  | 
高压储气罐及回压控制系统组成。气、液按设定比例输入泡沫发生器  | 
产生泡沫。从而对选择不同气液比产生的泡沫效果及泡沫驱油效率方案  | 
优选提供依据。系统具有超压限载报警功能。详见控制系统原理图:  | 
活塞容器结构示意图  | 
HC 型活塞容器  | 
核心控制技术,并 得到广大科研单 位应用和认可  | 
本系统提供控制气体流量的方式:  | 
用气体增压泵将气体增压到高压活塞容器里面,高压活塞容器内气体压  | 
力由出口回压阀控制,用恒速泵注入液体推进活塞将气体注入泡沫发生器。  | 
如果活塞内压力为 P2,恒速泵的流量为 Q2,岩心进口压力为 P1,要求气体  | 
流量为 Q1,则有 P1Q1=P2Q2  | 
泵的排量  | 
Q2=  | 
P1Q1 P2  | 
核心技术  | 
式中 P2 为定值,当 P1 变化时,为保证 Q1 不变,就要不断改变 Q2 的流  | 
量。本装置通过压力变压器实时采集压力 P1 的值,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恒速  | 
泵,随 P1 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泵的排量 Q2,确保气体流量 Q1 的恒定输入泡沫  | 
发生器,保证恒定的气液比例。  | 
4.填砂模型管  | 
规  | 
格:φ25×500mm、φ25×1000mm、  | 
工作压力:50MPa 、工作温度:180℃  | 
内壁打毛,三测压孔均布  | 
金属填砂模型管  | 
5.回压控制系统  | 
用于控制模型出口压力,模拟地层孔隙压力。  | 
回压泵:全自动恒压泵、工作压力 50Mpa,该泵配有 RS-232 接口、简便的  | 
键盘控制和数字化步进电机,可以保证压力精  | 
确性  | 
回压缓冲容器:ZR-2 型,1000mL、50MPa  | 
回压阀:美国 tecom,顶部加载式,50MPa  | 
6.恒温箱  | 
工作温度:180℃±1℃  | 
工作室内尺寸:2200×800×850 ㎜  | 
(长×宽×高)  | 
前后开门,内装照明灯,不锈钢材料制作  | 
热风循环,采用 PID 调节控温技术,  | 
恒温箱  | 
箱内温度均匀,控温精度高。安装滚动脚轮,移动方便。  | 
7.气体增压泵及驱动系统  | 
系统由气体增压泵及储气罐组成,用于气体压力增压补充,  | 
满足实验所需气体压力。压力:50MPa  | 
8.压力切换系统  | 
为保证压力测量精度,系统采用高、低不同量程传感器,分别安装在流  | 
程里,提供切换。主体材料采用 316L。耐压:10000psi。  | 
11.泡沫发生及观察系统  | 
泡沫发生器采用*的设计结构,气体  | 
沿切线方向射入起泡液中,使起泡液、气体  | 
产生旋转充分混合,其顶部要安装多孔的烧  | 
结板,气液混合物通过后形成丰富的泡沫。  | 
泡沫发生器的出口安装高压观察窗,可观察  | 
形成的泡沫状态稳定性。  | 
高压观察窗采用德国进口玻璃双层特殊结构设计,  | 
内外同时加压。工作压力:50MPa,工作温度:150℃  | 
12.计量系统  | 
压力计量:压力变送器 23 只,量程 10MPa 、60MPa,测量精度 0.25%F·S,  | 
用于回压、模型进出口及各测压点的压力测量,通过数显表上的 RS232 口由  | 
计算机采集。  | 
温度计量:采用 Pt100 测温探头,XMT-7512ZXG5 温控仪设定,控制、测量  | 
采用进口 高压玻璃  | 
温度。温度也可由计算机设定,采集。  | 
流量计量:  | 
采用天平称重法计算液体流量  | 
天平型号:BS2202S,量程 2200g,精度 0.01g  | 
计算机自动采集计算流量值  | 
油气水体积计量:  | 
由油水计量管、差压液位变送器、恒温箱、气体计量仪等组成。  | 
恒温箱温度:60℃  | 
其工作原理如下说明:  | 
气体计量计  | 
德国赛多利斯天平  | 
油 水 自 动 计 量 原 理 图  | 
油  | 
HL  | 
水  | 
HL  | 
油气水进口  | 
油气水自动计量装置由计量管、油液位计、水液位计、气体计量计、放  | 
空阀等组成。模型中驱出的油、气、水进入计量管,油、水液位计测出液位  | 
变化,计算机采集变化值计算油、水体积,气体进入气体计量计计量气体体  | 
积计量精度 1%。  | 
13.数据采集系统  | 
采用 MOXA C168H/PCI、MOXA C104H/PCI,  | 
PCI8640 数据采集板适时采集压力、温度、流量、油气水体积等。  | 
14.自动控制系统(超温超压自动保护)  | 
计算机可对下列外部设备进行控制  | 
⑴ 注入泵:通过泵的通讯接口,计算机可对泵的注入流量进行控制;  | 
⑵ 温度:通过温控仪上的 RS232 接口,可由计算机设定控制恒温箱加热  | 
温度;  | 
〔3〕压力传感器量程切换控制;  | 
〔4〕气液比泡沫自动控制。  | 
15.应用软件与数据处理  | 
软件在 windows 2000/xp 环境下运行,采用 VB 编程。仪器工作流程显  | 
示在界面上,可实现人机对话,操作人员设定好参数后就可以实现无人值守,  | 
计算机可自动采集所有的压力、温度、流量,并控制泵的运行,环压泵的自  | 
动跟踪,压力换向阀的换向等。  | 
计算机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可生成原始数据报表、分析报表以及曲线图,  | 
同时生成数据库文件格式,可随时导入 EXCEL 文档以便用户灵活使用。  | 
计算机:4G 内存,i7 处理器,19 液晶  | 
打印机:HP 1020 激光打印机  | 
∥  | 
软件界面图  | 
五、系统的安全设计  | 
1、流程管路安全设计  | 
由于高温、高压,系统采用具有多种功能的压力安全保护措施。  | 
(1) 通过压力仪表监控压力,若达到设定值可报警、停止加热、停止注入  | 
泵输送流体。  | 
(2) 每个容器都装有压力表,适时监控容器内部压力变化,并设计放空阀  | 
及时放空。  | 
(3) 计算机程序中设计过压力停泵程序,如果流程管路内压大于设计工作  | 
压力,则将环压泵和注入泵送液立刻停止。  | 
(4) 防爆装置采用大连理工大学安全装备厂生产的泄放口径为 10mm 的爆  | 
破装置,并用管道外引。  | 
2.用电安全  | 
实验装置用电量较大,用电安全比较重要。需科学设计各分设备的用电  | 
功率、供电电路及接地保护、漏电保护等。  | 
3.温度保护  | 
在系统温度超出设定温度时,系统会立即自动停止当前操作,然后关断  | 
加热电源。  | 
4.高温防护  | 
实验由于温度较高,易造成实验人员烫伤,因此经常操作的阀门手柄设  | 
计在恒温箱外,方便操作。  | 
六、系统主要技术特征  | 
1.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,可根据不同试验要求进行组合;  | 
2.装置具有高温高压特性,并设有超温超压保护装置;  | 
3.注入泵、压力变送器和天平关键部件采用进口件,提高测试的可靠  | 
性、精确性;  | 
4.实现计算机自动化控制、采集、处理,压力变送器量程自动切换;  | 
5.仪器的结构要合理、外型要美观大方、操作方便、经久耐用;  | 
6. 采用 316L、HC276 材料,耐腐蚀性强。  | 
七、系统效果图  | 
八、基本操作及维护  | 
基本操作:  | 
1.岩样准备  | 
⑴.岩样的钻取切割:将岩样钻成φ25 的圆柱体,两端切割平整,切割  | 
面与轴线垂直。  | 
钻取岩样方法参见 SY/T5336  | 
⑵.岩样的洗油  | 
洗油方法按 SY/T5336 执行  | 
⑶.岩样的烘干  | 
岩样烘干温度控制在 60~65℃,烘干 24h 后,每隔 8h 称重一次,两次  | 
称重的差值小于 10mg 时,记下岩样的实测质量。  | 
⑷.测量岩样的几何尺寸:长度(L)、直径(D)。  | 
⑸.岩样气体渗透率测定按 SY/T5336 进行。  | 
⑹.岩样抽空饱和油(水),称湿重,计算岩样孔隙体积。  | 
⑺.将饱和好油(水)的岩样浸泡在油(水)中,待用。  | 
2.流程准备  | 
保证储液容器、各种泵内液体充足,不足时请添加。  | 
3.岩心的安装  | 
从烧杯中取出预先饱和好的岩心,放入夹持器胶套内,装上夹持器堵头,  | 
顶紧岩样。  | 
4.加环压密封岩样  | 
⑴.手动加环压  | 
将控制面板上手动、自动开关打到手动位置,打开环压泵开关,增压至  | 
需要压力值时,关环压泵开关。  | 
⑵.自动加环压  | 
将控制面板上手动、自动开关打到自动位置,在计算机实验程序上,点  | 
击实验开始键后,计算机自动控制环压泵的启动与停止,并自动跟踪驱替压  | 
力,维持环压与驱替压力差。  | 
5.系统回压  | 
系统回压控制是通过对回压阀施加控制压力而实现的,外加控制压力zui  | 
好是气体,以保证控制精度。当气体压力不足时可以用手动泵通过缓冲容器,  | 
用水顶气增压的方法,增加气体压力。  | 
6.加温  | 
先打开面板上恒温箱风机开关,再打开加热开关,在其控温仪上设定需  | 
加热的温度,温控仪自动控制恒温箱加热,至所需温度恒温。  | 
温控仪温度设定方法详见温控仪使用说明书  | 
也可在计算机上设定加热温度。  | 
停止加热只需将加热开关断开,或将温控仪温度设定到低于环境温度。  | 
维护:  | 
电子天平要避免强烈振动,切不可过载,其详细的注意事项请阅读天  | 
平说明书。  | 
本仪器所配计算机为仪器的控制机,切忌乱拷软件,尤其是来历  | 
不明的 u 盘,计算机病毒可能会导致控制及数据采集的混乱和错误。  | 
仪器所有与液体接触的部分均为不锈钢材质,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,  | 
但并非一劳永逸。对流程管汇部分需经常清洗,尤其是注完酸或其它强腐蚀  | 
液体后要立即用清水清洗。流程长期不用时,流程管汇内注满油或用高压气  | 
吹干,以防锈蚀。  | 
长期使用会造成对流程密封件的正常破损,影响密封性能,所以,建  | 
议定期对仪器进行耐压试验,对仪器.的泄露部分更换密封件,对经常使用  | 
者其周期以 3 个月为宜。  | 








  
    